TEL:0898-08980898
MESSAGE客户留言
热线电话:
0898-08980898
首页
关于我们
作品展示
团队组成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资质荣誉
服务特色
人才招聘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团队组成

高级摄影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队组成 > 高级摄影师

八一向791位江苏油田老兵致敬!

发布时间:2025-08-07 01:37:57

  ,由“石油红”换装“白蓝条”,成为了一名海军。1999年,他转业后再次回到了油田。退伍不褪色,班上哪里有急难险重的工作,哪里就有的身影,他用沾满油迹的双手保障着生产安全平稳运行。不管是在采油岗,还是集输岗,都精益求精、钻研不止,针对老区老旧设备运行瓶颈,他反复琢磨,提出多项技改方案,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安全隐患,用实干诠释着石油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本色。

  2021年初,王乐带着军人作风转业到真武巡检班真武注水站,他工作踏实,是大家口中“能吃苦的小伙”。作为注水站的副岗长,王乐紧盯注水生产关键点,立足岗位健康安全,时刻关注设备噪声变化、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不断完善班组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练就超强实操能力和岗位素质,实现降本增效。此外,他还多次参与厂级《职业病危害防控》宣传,让健康安全理念惠及广大员工,营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1992年,许明文来到油田工作,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全心扑在岗位上。在工作上,许明文透着军人的硬朗作风,面对管理难题,他推行指标承包制,优化积分管理,严抓岗检,练出了一支令行禁止、能打硬仗的队伍。在生活中,许明文把员工放在心上,组建党员服务队,大到修屋顶、补漏雨,小到调解口角纠纷,像班长带新兵般把关怀落到实处,用一件件暖心事焐热团队,让队伍拧成一股绳。

  ✨采油二厂“个人三等功”、先进党员责任区责任人、双文明先进个人、优秀员工、优秀员、抗洪先进个人

  作为杨家坝采油岗岗长,董斌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细致,事事干在先,处处冲在前。董斌会电焊、懂电路、好琢磨、爱折腾,还是个热心肠,不管你在生产上遇到什么难题,一声“老董,快帮我看看”,他都会想出新招帮你解决,时间长了,大家都叫他“董大拿”。真空炉盘管清理工具、废旧流程串联套管气、井口加热炉流程改造、点滴加药装置……董斌用一个个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彰显着一名党员、一名的优良作风和责任担当。

  2005年转业到油田的刘玮,以的热血担当在高集湖区一干就是20年,在抗洪的主战场上打响了一场又一场夺油“保卫战”。去年,面对步步紧逼的洪峰,刚做完腰椎手术的刘玮带领岗位员工徒步4公里,拆卸246块压力表、安装加药短节85部。工作中,刘玮喜欢“多查一遍、多跑一遍、多看一眼”,去年一年,他及时发现并处理油井异常46井次,有效减少了产量损失。刘玮下功夫钻研调整皮带“四点一线”和井口对中,每年节约成本2000元。他还化身“全能维修工”,自己动手维修电动车、换胎补胎,每年创效近万元。

  ✨油田技术能手、十大杰出青年、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双文明劳动模范、优秀员

  ✨采油二厂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员工、优秀团干部、先进党员责任区责任人、优秀员

  在担任黄珏生产班站副经理后,李晓波深入生产现场,狠抓成本管控,2024年节约用电106万千瓦时。他优化油井生产参数,成功修复曲柄销13口;采用“长冲程、慢冲次”工作制度,减缓杆管偏磨节约用电量,累计增油110吨。李晓波参与的“抽油机井口密封冷却器的研制”“新拉力器专用接头的研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带领班站党员技术团队实施“烽火行动”,聚焦17个生产经营重点难点靶向攻关,黄3污泥泵自修节约维修费40余万元,年污泥回注1000方,节约污泥处理费用约360万元。

  从军营到油田,郭虎翼始终保持着军人雷厉风行、敢打硬仗的作风。“带压作业就是跟压力抢时间,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郭虎翼还将军事化管理融入班组建设,推行“班前5分钟安全演练”“故障预判作战图”等特色制度,使班组应急响应速度提升50%。2024年,郭虎翼带班完成带压施工12井次,实现“零事故、零延误”。他建立“老兵带新兵”培训机制,培养出6名技术骨干。班员说:“班长教我们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军人那股永不言弃的劲头!”

  从“优秀士兵”到“大修尖兵”,俞刚将部队的标准化管理引入大修作业,创新推行“班前军事化交接班”制度,要求班员像士兵检查武器一样检查工具设备。俞刚制定的“大修作业十不准”安全准则,使班组违章率下降30%。2024年他带领班组完成大修井次创历史新高。2023年台风期间,俞刚带领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6小时成功排除险情,保障了生产平稳运行。班员说:“班长总说‘退伍不褪色’,俞刚确实是用军人的标准要求我们每一个人。”

  四十载春秋流转,无论在何岗位,杨树军都坚守那份初心。初回油田,杨树军认真学习通信技术原理,以精湛的技术处理各种故障,确保通信线年通讯业务转型,杨树军积极投身信息化建设,凭借那股爱学习爱钻研的较真劲儿,一跃成为油田数字化建设运维的骨干力量。2021年公司拓展光伏业务,他再次冲到一线,带领项目组人员穿梭在光伏井场,安装、巡检、运维,哪里有需要,他就在哪里。

  作为一名近两年新入职的青年员工,葛稳稳积极承担岗位职责。平常工作中他参与负责两个实验岗位,第一个岗位是氮气吸附,主要测量岩石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特征,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凤页1井的样品测试分析工作,已完成70余块。第二个是有机地化岗,主要是在易受到酸侵蚀的环境中做干酪根分离工作。目前,葛稳稳负责一项院级课题研究,同时还要做好工会的日常工作。此外,作为安全员,葛稳稳还负责实验室试剂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以及各项安全检查任务。

  入职油田一年时间,周鑫磊持续发扬谦虚谨慎的部队作风,事无巨细的跟随师傅认真学习,他通过细致排查与精准处理,成功消除多处隐患,保障了设备平稳运行。在面对需要全体连续作业的钻塞任务时,周鑫磊传承了部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迎着高温和暴雨,坚守在施工一线,展现了雷厉风行的品格。在团队协作里,周鑫磊充分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其他同事遇到困难时,毫无保留地给予帮助,和同事们共同进步。军装换工装,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誓言,始终是周鑫磊扎根油田的精神支撑。

  ✨油田立功竞赛先进个人、“四强四创、双争双亮”活动先锋党员、双文明劳动模范

  作为物资保供的“新兵”,王军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转岗短短1年多,王军就成为了一名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了从一名保供“新兵”到保供“尖兵”的转变。作为一名仓库保管员,王军凭着“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的工作信念,实现了物资收发的零差错,超额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供应中心压裂保供专班成员,他多次出色完成域内域外多口压裂井物资保供任务,在油田压裂项目保供中擦亮了物资供应“红管家、铁保障”的名片。面对江苏油田首口页岩气风险探井凤页1井即将开始的压裂,作为一名“老兵”,王军又将整装待发。

  2007年退伍后,李秋晨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工作中冷静果断,既善组织日常捞油,又能妥善应对复杂状况,助力团队生产效率稳步提升,高效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工作之余,李秋晨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000余次,服务时长超8000小时。李秋晨随身携带救援装备,时刻准备挺身而出,先后参与天长市中志协救援行动30余次。从油田一线到救援现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品格,展现了新时代石油人的责任担当。

  作为巴州分公司安全管理员,邱靓以军人本色筑牢生产防线:踏遍辖区所有井站、单井流程和施工现场,对设备车辆进行“地毯式”排查;针对安全隐患建立“作战式”整改机制,累计开展安全培训23场,覆盖全员700余人次,使分公司始终保持零事故纪录。邱靓像守护边防一样坚守岗位,2025年已经是他第二次进疆的第六个年头,他用“首战用我”的担当精神打造安全堡垒,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石油人的军魂传承。

  2022年,张瀛加入江苏紫京广西分公司,面对全新的后勤服务领域,这位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从零开始苦练本领。张瀛坚持跟岗学习工作流程,主动参加各类餐饮技术培训,从切配到面点,从烧鸭到叉烧,硬是把自己练成了“多面手”。短短两年间,张瀛从职场新人成长为业务骨干,如今独立管理钦州市区三个餐饮项目,其分管的市政府项目荣获2024年度“最佳创效团队”称号。从“橄榄绿”到“服务先锋”,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在服务岗位上续写着新的荣光。

  2011年,初范轶加入油田,从“橄榄绿”到“石油红”,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从警卫员到副经理,初范轶坚持“干一行、精一行”,主动向老师傅取经,快速适应每个新岗位。作为物业服务骨干,他贴心服务、主动作为,在办公区改造中放弃休息连轴转,确保施工安全;带领团队攻克设备维护难题,探索节能降耗措施,累计节约成本50余万元。17年来,初范轶用实际行动践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军人品质,生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

  参加工作后,栾一鸣发扬军人冲锋在前的优良作风,勇担重任。在降本增效方面,潜心优化预热器清洗、十水硫酸钠投用等关键流程,助力元明粉日均产量提升、能耗费用降低。在安全生产上,栾一鸣带领班组创新开展“今天我是安全员”、安全“啄木鸟”行动,平日组织开好班前班后会,积极参与培训、演练和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他还以身作则抓团队建设,倡导互助学习,解决同事困难,带领硝盐班组多次获评公司“双文明先进班组”。

  2012年周超退役后成为了一名石油人,扎根一线年转岗至巡维修站,这七年间他以军人般的“钻”劲攻坚,总结出“问、看、听、摸、思、修”维修六步法,成功解决多项技术难题;以“闯”劲跨界,在高温、多虫的恶劣环境下徒步排查管道,精准锁定渗漏点;以“韧”劲坚守,在寒冷天气和狭小空间中创新方法完成抢修。周超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融入岗位,用实干诠释退伍不褪色的风采。

  ✨运输物流中心优秀员、“六星”竞赛服务保障之星、立功竞赛个人三等功

  作为无锡运输公司副经理,曹阳勇于创新,对成品油配送线路建言献策。在驾押人员遇到困难时,曹阳发扬部队上“传帮带”这一作风与驾押人员面对面沟通和交流,解开员工心中的疑问,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暖心。今年跨区拉油作业针对人手不足的情况,他主动请缨,发扬军人冲在前、干在前革命本色,奋斗在成品油运输一线余天,发扬了退伍不褪色的精神。

  身为一名原油运输驾驶员,张杰始终以海军的坚毅与党员的初心来要求自己。岗位上,张杰冲锋陷阵、主动担当,无论风雨寒暑,以“调度令即命令”的军人素养随叫随到,严守“每滴油颗粒归仓”的承诺,曾深夜为告急井站连拉7车油保生产。他像守护舰艇一样护好车辆,做好“三勤三检”工作,不开病车上路,确保全年安全行驶无事故。从“深蓝铠甲”到“方向盘”,变的是阵地,不变的是守护,未来,张杰在驾驶岗位上将继续发扬海军精神,开好安全车、责任车,为企业发展全力奉献。

  徐振明带着武警战士的扎实作风,聚焦攻坚服务保障中的重难点问题。作为书记,徐振明狠抓队伍建设,带头组织党员深入公寓、餐厅等区域,对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扫,用实干诠释“服务无止境”的理念。徐振明始终将员工放在心上,主动排查并解决员工“急难愁盼”问题。从军营到油田,他脱下军装不忘本色,转换岗位不忘初心,用坚守彰显新时代军人的使命担当。

  洪浪从事安全工程培训工作,主要负责境外公共安全培训项目。洪浪延续了军人“服从命令、敢打硬仗”的特质,在工作中总有股不服输的韧劲,面对国际形势动荡、疫情冲击等困境,他主动破局,从“坐堂等客”转为“上门找客”,啃下境外公共安全培训转型“硬骨头”,把培训业务拓展到SEG下属九家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公司、国际勘探开发公司等40多家单位。2024年洪浪和团队完成境外公共安全培训15期,培训学员1100余人,创收近400万元,累计创收近2000万元,以军人担当擦亮培训品牌。

  2000年,袁仕春转业来到油田,安全行车近百万公里。在高集抗洪排涝保生产攻坚战中,袁仕春在洪水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显担当,战高温、斗酷暑,5天4夜的坚守,迎来了最终的胜利,收到甲方的表扬信。2023年,采油二厂按照油田整体部署,深化改革,他积极配合二厂各项工作,用车量、工作量成倍增加,以“中心是我家,服务争最佳”的工作态度,展现了车服文明窗口形象。

  李国始终以严实作风履职尽责,在工作中延续“退伍不褪色”的初心与担当。将安全放在首位,建立严格的车辆检查制度,筑牢安全基础;定期组织防御性驾驶培训,邀请交警和专家讲解交通法规与事故案例,切实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在项目管理中,李国聚焦效益核心,规范管理提服务,调研市场搞创新,让中标车辆激增,全力激发团队潜能。项目成立一年半以来,他已带领团队实现项目创收800多万元,保障安全行驶428万公里,用实干交出亮眼答卷。

  退伍后,何源扎根油田一线,从最基本的维修工干起,凭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技术能力,成为设备维修领域的技术骨干。工作之余,何源参加函授学习,取得大学本科文凭。工作中,他忠于职守、吃苦耐劳,多次在设备突发故障时主动加班抢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常年驻守偏远班站,冬季顶风冒雪巡检设备,保障设施安全。疫情期间,何源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主动带领团队值守,完成3次紧急抢修任务。此外,何源积极培训新员工,将部队“传帮带”作风融入团队管理,所在班组连续3年零事故。

  贾勇坚守在食堂一线二十多年,始终爱岗敬业,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退伍后军人品质依然在他身上自然流露。贾勇是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始终保持提前15分钟到岗的习惯;他还是个团队协作的高手,擅长在团队中主动补位。在贾勇心中“灶台就是战位”,他把“保障打赢”的使命转化为“把事情做好”的服务理念,用“伙头军也是战斗员”的自我定位,展示一个老兵的奉献精神。

  退伍不褪色,叶云龙以病躯扎根偏远矿区合肥朱巷基地十年。他将军人的坚守刻入日常:独创勤巡查、勤维护、勤创新“三勤工作法”,日均两万步巡查,十年排查隐患130余次、零安全事故,如哨兵般守牢防线。叶云龙还将军人的担当化为行动:用真心劝、耐心听、暖心帮“三心调解术”化解邻里矛盾,38次深夜上门解难换来“远亲不如近邻”的赞誉。身为党员与,叶云龙在平凡岗位延续军人本色,以十年坚守证明:的忠诚与担当的品质,永远闪光。

  作为一名消防支队的,徐瑞东始终以军人本色坚守消防战线。退伍不褪色,徐瑞东将部队锤炼的忠诚与担当融入日常,抢险救援时保持冲锋姿态。在黄珏幼儿园火灾危急关键时刻,他坚守扑救最前沿,以军人特有的果敢与坚韧,历经1个多小时苦战最终扑灭大火。徐瑞东全年参与出警12起,为油田及地方挽回数百万元损失。他用无畏诠释军人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他人”的誓言,尽显的铁骨风范与赤诚初心。

  孙文奎在部队炼就了认真钻研、吃苦耐劳、乐善好施等多项优秀品质,并带入了工作。精通多岗的孙文奎是一名复合技术人才,工作中,他临慌不乱,能够快速精准判断问题,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生活中孙文奎积极开朗,乐于助人,2019年冬天偶遇女孩轻生跳河,他第一时间施救,被多家媒体报道。

  工作中,朱亮自我要求严格,认真务实,坚守岗位十余年,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状态,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老实为人、守心如初;服从安排、默默奉献;尽职尽责、勤奋做事。平凡的工作中凝聚着辛苦的闪光,朱亮以优异的表现完成了一名优秀士兵到合格石油员工的身份转变,真正做到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